中國政府近來對於限用塑膠袋所作的努力,確實收到了成效。看起來民眾似乎面對全面的限用塑膠袋很快就習慣了,而且也立刻找到了新的替代品來拎食物和其他有的沒的大小東西。
在中國,濫用塑膠袋的情況相當普遍,甚至有個專有名詞,叫做:白色污染。這次的限塑政策是四個政府機構的跨部門合作,主要的內容是禁止公共場所免費提供塑膠袋給民眾使用,和台灣先前的限塑政策內涵上差不了多少。
劉銀玲也指出,生活在一個能從上而下貫徹環保方針的國家裡的好處:「隨著自然資源和環境所帶來的壓力持續上升,如果能有睿智的政策來前頭引導消費習慣,確實好過於癡癡的等待市場來產生這些改變。被動的等待實在是太慢又無足輕重。」
但僅僅一個月以前,這限塑令並不太被看好。北京中國社會調查所一項調查就指出,有六成三的民眾不支持「限塑令」,只有兩成一的民眾支持;有七成的民眾認為「限塑令」不能達到環保的目的。
短短的一個月,能夠有這麼「神奇」的改變,實在是讓人感到非常「欽佩」。從台灣的限塑政策來看,在當時雷厲風行了一陣子之後,免費的紅白塑膠袋現在似乎又死灰復燃起來。看來政策的推行不單是口頭說徹底、手頭很強硬就夠了的,倘若背離市場機制,不以人民利益和需求為出發,而只是一昧的限制,能不能行之久遠其實是備受考驗的。
張貼留言